当前位置: >首页 | > 工作之窗 |
周末荐“廉”第十七站 | 天下黄河第一桥
滔滔黄河,铮铮铁桥。中山桥横亘于黄河之上已逾百年,成为如今的旅游网红打卡地。
老兰州有这样一首民谣:“黄河害,黄河险;凌洪不能渡,大水难行船;隔河如隔天,渡河如渡鬼门关!” 可见当时要渡过黄河是多么的艰难。南北两岸的人要过黄河,夏秋凭小船和羊皮筏子横渡,冬天河面结冰,只能在冰上行走。到明朝时,又有了浮桥。
明洪武五年(1372年),大将军宋国公冯胜与元将廓扩铁木尔(王保保)作战时,在七里河搭造了浮桥,这是兰州地区最早的黄河浮桥。但这座浮桥当时只是为了方便军队渡河,仗一打完就拆除了。洪武八年(1375年),卫国公邓愈率军平定河西,在城西十里建浮桥,以运送粮饷,命名为“镇远浮桥”。12年后,兰州卫指挥佥事扬廉,将浮桥移至“河水少缓,近且易守”的白塔山下,因为靠近城区,除了军事用途外,这座黄河浮桥也成了黄河历史上第一座可供民众过河的浮桥。
据载,黄河浮桥用24只大船搭成,每船相距一丈五尺(约4.5米),下下碇石固定在河面上,一字排开,用大木连接起来,再铺上木板,围上围栏,两岸各立2根将军柱、6根大木柱,又用两条各长120丈的铁索将船固定在河面上。但这种浮桥属于季节性的桥,因为黄河凌汛,每年十一月份黄河结冰前必须拆除,不但十分麻烦,而且一年之中拆了建,建了又拆,耗资巨大。
1876年,陕甘总督左宗棠奉命西征,大军受阻于黄河岸边,于是萌生了在兰州修建铁桥的设想,但因造价太高,只好作罢。时隔30年后,左宗棠的设想终于变成了现实……
清光绪33年(1907年),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的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,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,折合成人民币约八千多万,因旧中国缺乏修建桥梁所需的材料和技术,不得已由德国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,历时2年,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,初名“兰州黄河铁桥。”
1909年8月,兰州黄河铁桥正式通车,把天堑变为通途,改写了黄河上没有永久性桥梁的历史,被誉为“天下黄河第一桥”。当时晚清政府的经济并不宽裕,能花这么多资金修建这座桥梁,可见它的重要性。1928年,为纪念孙中山先生,改名为“中山桥”。
之后,中山桥经受了三次黄河特大流量、两次大规模战争的考验。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至1943年6月,日寇对兰州进行了长达6年的疯狂轰炸,他们轰炸的重要目标就是在战争期间起着重要运输通道的中山桥,为躲避敌人的轰炸对铁桥造成伤害,人们不得不将铁桥的颜色由原来的橘红色改为银灰色。
1949年8月26日,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就是在中山桥同“马家军”的精锐部队进行了兰州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战斗,斩断敌人后路,击溃残敌,将红旗插上白塔山顶,宣告了兰州解放。如今,行走于中山桥,依然能够发现战火留下的烙印。
1954年,兰州市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整修,将原有的梯形拱架换成了五座弧形钢架拱梁,将原来的木板桥面全部换成现在的铁板桥面。后来又经过多次修缮,中山桥才有了如今的样貌。
在中山桥的南桥头,有一座神兽赑屃(bìxì)拖着的石碑,碑身正面由甘肃省著名书法家黎泉书写的“黄河第一桥”五个大字,欹侧方棱,苍劲浑穆。这座碑竖于1992年,是第一次将中山桥作为“中国对外开放的象征”。在桥头的另一侧,有一根高达5.8米、“锈迹斑斑”的铸铁柱子,这便是当时固定镇远浮桥的将军柱。桥的两端建有牌坊,上面的横匾上分别题有“三边利济”“九曲安澜”。
随着时间的流逝,城市发展日新月异,黄河之上已经新建了许多座桥用以连通黄河两岸,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再是沟通黄河南北两岸的唯一通道了。现在兰州市的桥梁已达十余座,使自西固达川入境从榆中与白银交界的乌金峡出境,在兰州境内全长152公里的黄河成为桥梁最密集的河段,兰州也被誉为桥梁之都。尽管如此,中山桥依旧拥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,是兰州无可争议的地标性建筑,一直牢牢占据百里黄河风情线C位。
这座见证了城市沧桑巨变的百年铁桥,已成为兰州人共同守望的精神坐标。凭栏而立,看浩浩荡荡的黄河水穿城而过,蜿蜒东去,桥上桥下,桥前桥后,都是兰州。(文字整理 黄彤彤 图片来源 网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