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>首页 | > 工作之窗 |
周末荐“廉”第九站 | 千年青城传家风
循着黄河流淌而下,在榆中县最北端的黄河南岸,坐落着一座山水环绕、历史悠久的小镇。这里既有边塞山河壮丽的雄伟,也有江南小桥流水的秀美,是兰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、全国民间艺术之乡,这里便是“黄河千年古镇”——青城。
凭借黄河之险,古时候的青城一直是军事重镇。唐代时期,这里曾设置军事堡垒龙沟堡。北宋仁宗年间,西夏王李元昊叛乱,时任秦州刺史的宋朝大将狄青奉旨平叛,为防止西夏入侵,凭借天然的防御工事——黄河,在唐朝龙沟堡的基础上增筑东西长、南北狭的军事重镇“一条城”。后人为了纪念狄青,又将“一条城”叫作“狄青城”,简称为“青城”。
踏上青城古老而悠远的石板路,行走在古镇的街巷中,时光仿佛倒流般,古香古色的建筑,青瓦红漆流转于世,斑驳的痕迹像是穿越风雨而来的老者,祥和而沉静。每一间古宅,每一座牌坊,每一面匾额,都讲述着百年沧桑的家风故事。抚古追今,变的是风景,不变的是传承。
罗家大院是青城四大水烟作坊之一的“永顺成”老板罗希周先生的宅院。民国十六年(公元1927年),罗希周在家宅旧址上翻新修建罗家大院,清一色的青砖木楼,朴素到所有的木头都不用油漆,家具摆设也基本上都是老五件。在这个古朴而宁静的老宅里,先祖们将自己严谨的生活态度、朴实向上的家风品质,以朴素的方式植入子孙后代的血脉。罗氏族人时刻铭记“明舍得之道,存仁厚之心,教忠厚之德,行良善之事,忌刻薄之心,戒虚诈之言,厚德载物,上善若水”的祖训,坚持恪守“耕读传家久,诗书继世长”的信条,数百年来,罗氏子孙或耕田读书、或著书立说、或经商办厂、或兴修水利,为青城的发展做出贡献。
老一辈的青城人说,青城有三大教育基地,书院、祠堂和隍庙。青城书院始建于公元1831年,是青城历史上第一所官批民办民间管理的教育机构。书院门前有砖雕照壁一座,院内楹联“镜带黄流,学海明翻霞九曲;崇兰叠嶂,文峰耸挹露三宵”,体现出青城注重教化育人的传统。走进书院,过厅正中有一块整衣镜,学生和先生进入讲堂前,都要在这面镜子前面查看自己的衣冠是否整洁、得体。书院里的木门、木窗、木桌、木凳,简朴温厚,起起伏伏的院落,勾勒出曾经书声琅琅的轮廓。
青城书院的建立,是古条城文化兴盛的集中体现,使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之乡,为青城赢得了“风雅青城,仁义之乡”的美誉,也使许多仁人志士走出青城,促进了青城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,加快了青城教育的兴盛和经济的繁荣。据统计,仅清代一朝,青城书院就培养出11名进士、举人74人、贡生83人,而整个兰州地区当时也只有49人考取进士。
高家祠堂建于公元1785年,是青城数十家宗族祠堂中保留相对完整的祠堂。祠堂照壁和檐墙书写雕刻了许多的遗训族规及孝道图画,不仅让人感觉到庄重与典雅,还能体味到北方农耕文化的纯朴,以及执着坚守的耕读传家文化的精髓。过厅悬有咸丰帝赐予进士高鸿儒的“进士”匾额和道光帝赐给高氏第十二世先祖高鸣桂的“才兼文武”匾。院中百年古柏,虬枝错节,见证了高氏祖先筚路蓝缕的历史。
青城高氏始祖为高殿侯,明成化年间携家眷定居青城,高氏一脉在青城两岸繁衍生息已有500余年。数百年来,青城高氏族人秉承祖训,恪守家规,造福乡邻。在明清两代培养进士1名,文举3名,武举6名,拔贡、岁贡等五贡人员22名,新中国成立后又为国家培养了教育、科技、医疗等行业人才数百名。
古代中国凡有城者必有城隍,因为它是守护城池、惩恶扬善的正义化身。青城隍庙始建于宋仁宗宝元年间,初为秦州刺史狄青的议事厅,所以又称为“狄青府”,在城隍庙前的广场,还矗立着狄青雕像。明朝时,将议事厅改为守备府,使其成为青城守备军的指挥部。清雍正时期,这里成为青城的城隍庙。每年清明节前一天与农历十月初一前一天,城隍要“出府”两次,走向民间,体恤民情,惩恶扬善。
风雅别致的书院勉励着后辈要勤学慎独、淡泊守志;静静伫立的祠堂时刻提醒着年轻人不能忘本忘源;庄严耸立的隍庙则告诫警示着青城人要明辨善恶、心存敬畏。他们与青城人的家庭教育,共同构成青城家风家训的核心要义,根植在每一个青城人的心灵深处,是从不曾断裂的精神传承。
家风,可抵岁月漫长。历史的长河流淌过千年,这个千年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崇尚家风家训的优良传统,已成为青城人永久的精神财富。古宅、书院、祠堂、隍庙,无不向人们述说着青城薪火相传、源远流长的家族文化,并启迪后人,继往开来、激浊扬清,谱写出新时代的家风华章。
(资料提供 榆中县青城镇纪委 宋芳 图文整理 黄彤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