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>首页
> 廉政教育 > 廉政文化

中国风物 | 黄芪补正

    古语云:十药九芪。在我国,黄芪入药已有两千多年历史,《神农本草经》将黄芪列为上品。黄芪,又称黄耆。李时珍释其名曰:“耆,长也。黄耆色黄,为补药之长,故名。今俗通作黄芪。王孙者,贵族也,黄耆位尊,故以得名。”由于黄芪独有的药性特质,且“黄”有王者之意,故黄芪也别名为“王孙”。王维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,曾写下独具匠心的《山中送别》一诗:“山中相送罢,日暮掩柴扉。春草明年绿,王孙归不归?”诗中的“王孙”一说并非指人,就是这味古老中药黄芪的别名。

    中医讲究精气神,“气”来自于大自然万物,分为正气和邪气。正气是关乎能否得病的重要内在因素,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,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。”正气足就不容易得病,邪正相争就需要“补正驱邪”。“莫贪附翁金钱草,祛邪黄芪正气汤。”黄芪为补益药,甘温纯阳,其性善动,行于表里内外上下,兼具生发之机,是益气固表的良药,可增强抵抗力。这既是治病救人的病理和药理,也是做人从政的道理。

    黄芪作为一种中药,品质关乎疗效,炮制方法不同,主治功能有异,但对于不同的人群,无论贫富,却是一样都可施治的。明代龚廷贤在《万病回春•云林暇笔》中云:“贫富虽殊,药施无二。”这不仅是医家治病之要,也是对药之纯真与否的检验。

    同样是黄芪,生晒、盐炒、米制、酒制、盐水炙,炮制方法不同,主治功用也有一定区别。所以中医对药材品质要求很是苛求,炮制过程不投机取巧亦不偷工减料。“修合无人见,存心有天知”,为保证中药品质纯正,避免造假,《唐律》规定,“料理拣择不精者,徒一年。未进者各减一等,监当官司各减医一等”;北宋神宗年间成立的“熟药所”,从药材收购、检验、管理到监督中成药的制作,都有专人负责。严格的医药律令和监管,对保障药品质量,提高加工技术及安定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

    俗话说,药食同源,黄芪不仅是一味名药,还被广泛用于食疗。谪居密州的苏东坡大病初愈,黄芪粥成为病后补虚的支柱,他即兴而作,写下一诗:“孤灯照影夜漫漫,拈得花枝不忍看。白发欹簪羞彩胜,黄芪煮粥荐春盘。”写出了黄芪的药效。白居易更是把黄芪当做餐桌上的日常食谱之一,有一首《斋居》诗提到黄芪粥:“香火多相对,荤腥久不尝。黄耆数匙粥,赤箭一瓯汤”。可见,唐宋时期文人墨客用黄芪作为药食两用之材调养,已是一种时尚。质地温和的黄芪,在“润物细无声”中将一身阳气,绵绵不绝地渗入到人的肌体中,润泽每寸肌肤,安抚五脏六腑,为人们提供着深深的抚慰与透彻的启发。

    生于寒凉之地的黄芪,本是“王孙贵族”,乡野之中却依然保持颀长俊美,不卑不亢,不争不抢,集天地之阳气,深扎其根,修得质地温和之身,醇心仁厚之质,经年一跃而成为医家圣药,实属不易。而其甘于奉献,克疾疗愈,千年来对一位位患者的守护,更是令人敬佩。(宁平)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