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>首页
> 廉政教育 > 廉政文化

【清风典历】以法为教,以吏为师

53(网站).jpg

 

【译文】

因此明君的国家,摒弃古代典籍,以法令为教材;禁绝先王的言论,以官吏为教师;禁止游侠刺客的凶悍行为,把上阵杀敌视为勇敢。所以国内的民众中,擅于言谈的人说话要符合法律,从事劳动的人要回到农业生产中去,英勇善战的人要去军中尽力。所以太平时期国家就富裕,战争时期国家就强大,这叫做称王的资本。已经蓄积了称王的资本,再利用敌国的弱点,超过五帝、比肩三王,一定得采用这样的办法。

【小识】

韩非的“王道”

“王道”和“霸道”是先秦时期两种基本的治国思想,前者主张用仁政来统一天下,后者则主张用武力来称霸天下。两者相互对立,却也每每并列对举。

关于王道的阐述,最有名的当属孟子。“养生丧死无憾,王道之始也。”首先要让民众的衣食住行得到保障,生老病死没有遗憾,这既是孟子王道思想的起点,也是其目标之所在。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?孟子主张从保障生产生活和推行孝悌之义两方面入手。生产生活能够有序进行,民众的温饱问题就能解决;孝悌之义得以推行,社会就能安稳太平。

可是在韩非那里,这样的“王道”是不现实的。他曾经举例:徐偃王实行仁政,一开始的确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,“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”,可好景不长,徐国发展的势头引起了楚文王的忧虑,最终楚文王“举兵伐徐,遂灭之”。徐偃王不仅未能称王,反倒因此而亡国,所以韩非认识到:“仁义用于古,不用于今也。”这就是现实!

韩非也有他的“王道”。他认为,称王天下必须先要蓄积“王资”。什么是王资?“无事则国富,有事则兵强”,这就是称王天下的资本。韩非处于“争于气力”的时代,财力、军力是衡量国家强弱的唯一标准,也是国君称王天下所必须的核心武器。为了更有效地调动国内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,他甚至极端地提出:“明主之国,无书简之文,以法为教;无先王之语,以吏为师;无私剑之捍,以斩首为勇。”在这样的政策下,国家实际上就是一个崇尚战功的大军营,而每一个国民被法令控制,几乎就是一台台战争机器。这固然是加强统治的有效措施,可同时也带来极大的弊端。我们前面也说到,韩非主张的“以法为教,以吏为师”,实质上就是“废书去教”,这是一种“反智”的倾向。“反智”与老、庄所主张的“绝智”“弃智”等不同。老、庄“绝智”“弃智”是对人的机巧、机心的反对,希望回到无智无识的淳朴状态;而“反智”则是对民智的蔑视与对抗,它从本质上是倒退的。韩非的这种思想不仅和儒家以仁政统一天下的理想截然不合,而且也给后来专制主义与极权统治中的“愚民”“弱民”提供了理论依据。

韩非对他的“王道”理想是非常自信的,他说:“既畜王资而承敌国之舋(xìn,通‘衅’),超五帝侔三王者,必此法也。”积蓄称王的资本,再利用敌国的弱点,就可以比肩古代的明主圣君,甚至是超过五帝三王。但是,这样的理想在历史上并没有能够实现。个中的原因,委实值得思考。(阿阳)

野菊花.jpg

野菊花:花序呈类球形,直径0.3~1cm,棕黄色。总苞由4~5层苞片组成,体轻,气芳香,味苦。清热解毒,消肿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白喉杆菌、链球菌、绿脓杆菌、蒺疾杆菌、流感病毒,均有抑制作用。主产于安徽、江苏、江西等地。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