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>首页
> 廉政教育 > 廉政文化

【清风典历】圣人治吏不治民

52(网站).jpg

 

【译文】

摇树的人逐一拨动每片树叶,虽然很辛苦,但也不能把每片树叶一一掀遍;如果左右拍打树干,那么所有的叶子就都会被晃动了。在深潭边上摇树,鸟受惊会向高处飞,鱼受到惊吓会往深处游。善于张网捉鱼的人牵引渔网的总绳,如果逐个拨弄网眼而后取得鱼,不仅劳累还很困难;而牵引网上的纲,鱼自然就被网住了。所以官吏就是百姓的本和纲,因此圣明的君主治理官吏不治理百姓。

【小识】

治吏还是治民?

治吏还是治民,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,统治者常常深陷其中,却不知如何选择。其实,韩非早已给出了答案。他强调“明主治吏不治民”。在韩非看来,“吏者,民之本、纲者也”,官吏好比树木的干枝、渔网的总纲,而民众则是每片树叶、一大张渔网,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,干枝、总纲是主要矛盾,树叶、渔网则是次要矛盾,如此说来,治吏明显要比治民重要。 

自古以来,民众始终占多数,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,君主仅靠两只眼睛来监视,是不可行的。而官吏相对于百姓基数小,管理起来更有效便捷,这与“射人先射马,擒贼先擒王”的道理大致一样。若想要更好地统治国家,君主就要抓住官吏这一管理民众的“本”、“纲”,才能起到“撼木摄叶”、“纲举目张”的控制成效。因此,对于明智的君者来说,治民先治吏,治吏即为治国。

明主治吏不治民,那该如何治吏呢?韩非认为“吏治”就是“术治”,因此,在治理官吏时,他强调恃术不恃人,以刑名之术来参验。正如他所说:“为人臣者臣其言,君以其言授其事,专以其事责其功:功当其事,事当其言,则赏;功不当其事,事不当其言,则罚。”臣子陈述他的主张,君主根据他的言行分派给他事情,并专就他所做的事情来责求相应的功效,功效与所做事情相当,事情与他们当初所说相符,就给予奖赏;功效与他做的事情不相当,事情与当初所说不相符,就给予严惩。这也说明,君主有没有忠心的臣子,臣子有没有仁德的君主,都无关紧要,只有依靠刑名参验之术来治吏,才是最靠谱的。(阿阳)

延胡索.jpg

延胡索:干燥块茎,呈不规则扁球形,直径1~2cm,表面黄色或褐黄色,无臭,味苦。活血散瘀,行气止痛。主治胸痹心痛,胁肋、脘腹诸痛,头痛、腰痛、疝气痛、筋骨痛、痛经、经闭,产后瘀腹痛,跌打损伤。主产浙江。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